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第十届电气学科青年学者学科前沿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届会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支持下,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来自全国150余个电气类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及行业企业的院士专家、青年学者8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主任郑雁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杨庆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徐殿国,湖南理工学院校长曾祥君,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毕天姝,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丁立健,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正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副秘书长闫卓等出席大会。西南交通大学何正友副校长主持大会开幕式,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马光同院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杨庆新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电气学科青年学者的参与和推动,学会一贯重视青年人才成长,通过电气学科青年学者学科前沿研讨会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展示和提高的平台,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环境和条件。学会将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优势,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团结中应对挑战,在合作中取得共赢,把学会建设成为更具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和会员凝聚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闫学东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工业4.0的推进和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将迎来重要机遇。西南交通大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引智基地,以及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持续推动轨道交通电气化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与会领导、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见证《“双碳”背景下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建议》一书的正式出版,郑雁军主任、杨庆新理事长共同为新书揭幕。韩毅秘书长、丁立健主任共同启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学者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工程”项目。
杨庆新理事长、徐殿国副理事长、韩毅秘书长分别为获得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的5位青年学者和获得提名的5位青年学者颁奖。
罗安院士作题为《多梯多维度培养创新型大国工匠教育方法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面向强国战略和重大工程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方法、实践、成效与推广;孙宏斌校长作题为《极地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介绍了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极地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现实需求和研究进展;郑雁军主任作题为《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类项目资助情况与学科发展》的报告,介绍了电气学科青年基金的基本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刘定新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熊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高国强教授分别作题为《等离子体活化介质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航空航天永磁伺服电机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管理与控制研究进展》和《高速铁路弓网滑动电接触受流关键技术》的报告。
大会设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高电压与放电,电能存储与应用、超导与电工材料,电磁场与电路、生物电磁技术,电气交叉领域7个主题共21个学术分会场,邀请90余位业内资深专家参与学术报告点评,280位青年学者介绍了当前电气工程学科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及前沿研究动向,分享了相关科研成果。
会议同期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气学科发展研讨会、电气学科关键词修订及重大成果研讨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交流会。
(供稿:学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