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在雄安顺利召开
学术动态

2024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在雄安顺利召开

2024-08-26

       2024年8月20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省电机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2024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在雄安顺利召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杨庆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分别致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史连军,副秘书长申彦红、康重庆和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电气工程学科的院(校)长、学者以及电气领域头部企业专家2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旨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电气工程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主要采用报告会方式,通过重点发言、深入探讨和自由交流,共同探索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体科研布局,切实加强电气领域院校之间的协作交流,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学科发展,为服务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再建新功。

      杨庆新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的支撑。高等教育领域需要完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面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他呼吁电气工程领域要积极适应变革,在学科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式、科研创新体制、人才人事政策、开放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发力加强有组织的人才引育,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舒印彪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了电气专业教育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关键贡献,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电气专业面临的时代命题和系统工程,强调了电气专业需聚焦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数字技术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关键技术问题。他表示,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是电气工程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今年正值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经过90年的发展,电气工程学院与学会之间的联系合作与支撑越来越紧密,双方要站在电力科技进步的最前列,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推进重大技术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杨勇平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深入推进能源电力革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都亟需依托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讨论,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促进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提高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学院之间的交流。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安阐述了多梯多维度培养创新型大国工匠的教育方法与实践;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PES候任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主任钟志勇分享了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可持续国际合作的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经验;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多学科交叉中心主任、研究员肖立业探讨了电气工程学科方向的拓展;清华大学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介绍了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理工结合人才培养与师生从游育人的探索;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孙广辉分享了雄安高可靠新型配电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工学科主任郑雁军报告了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电工学科的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副主任孙宏斌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探索。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介绍了面向行业需求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人才培养实践。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旭分享了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崇茹深入探讨了能源电力创新人才大工程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吴在军分享了充分发挥教指委作用,引领电气类专业发展的策略。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电磁产品负责人马祖辉介绍了通用多物理场仿真PaaS平台伏图助力新工科建设的应用与影响。

       专题论坛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两个主题。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学科交叉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发展认知重塑、以及推动学科交叉的计划和设想。在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讨论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创新、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创业和知识产业化等方面的经验,并从企业和学术角度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集中参观了雄安剧村“1+5+X”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和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览馆。

 

(供稿:学术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