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普基地

国家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普基地

2024-07-08

  国家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普基地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储能科学与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系统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和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本基地拥有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科普场地及西山实验区科普场地,专职科普人员5名,兼职科普人员2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3名、国家青年人才5名,高级职称占比50%以上。科普志愿者累计100余人,年开放天数158天,年参观人数约250人/年,承担了北京市纯电动车辆运营保障人员8000余人次的技术培训。中关村校区科普场地面积约300米,主要通过专业科普人员现场讲解“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背景、所接入企业及车辆情况、大数据运维管理相关科普工作。“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具备百万辆级新能源汽车同步监控与管理能力,真实可靠的获得新能源汽车“产、售、购、役”等相关数据,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科学研究、行业政策制定、动态安全管理、产业合理布局、财政补贴发放提供了数据支撑。“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采集与管理等功能,实现动力蓄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从而有效监管电池各环节责任主体的回收利用责任落实。西山实验区科普场地面积约160平米,主要通过专职/兼职科普人员通过现场试验演示方法讲解电化学电源系统的各项测试。该科普场地拥有Arbin、Gamry、蓝电、贝尔等多品牌不同量程充放电测试仪;雅士林、苏瑞、贝尔、海向等多品牌温度箱、同时拥有智能小车平台及电池生产线。主要负责动力电池综合性能深度测试平台、热性能测试平台、多电源符合管理与验证平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算法验证平台、智能网络综合技术研发与教学平台等相关科普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处、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交通运输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国家节能国际合作处等)、行业协会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普工作。

  通过陈列展示、试验操作演示、现场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为更好地建设科普基地,有效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及科普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科普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本基地制定了完备的科普基地开放及管理制度和科普基地安全制度。

  电池低温加热用于北京冬奥会科普现场  动力电池性能测试及无线充电科普现场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