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为务实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技术攻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成果转化的高品质交流创新平台,2023年8月25—27日,我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第一届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技术及装备论坛”在张家口崇礼成功召开。
韩毅秘书长致辞
我会秘书长韩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迎伟、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占琪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饶宏院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甄崇礼院士,河北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氢能产业与装备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孙鹤旭教授,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燃料电池研究部高效电解制氢研究组组长俞红梅等5位专家受邀分别以《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展望》《国际氢能发展机遇与挑战》《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耦合、协同、柔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大规模电制氢及地下盐穴储氢关键技术及工程展望》《电解水制氢技术与初步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宝贵科研成果,并提出建设性策略建议。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我会副秘书长高巍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位嘉宾、企业代表和院校师生到会交流。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迎伟致辞
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胡占琪副总经理致辞
饶宏院士作《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展望》报告
与会代表认真聆听专家主旨报告
论坛设“电氢耦合系统”与“电氢耦合关键技术与装备”两个分会场。26日下午,17位专家受邀做分会场报告,分别从先进制氢技术、关键制氢设备、电氢耦合机制、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维度分享经验,交流学术,建言献策,以期促进科研界与产业界交叉融合,推动氢能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分会场交流研讨
“电氢耦合系统”分会场特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网技术部主任裴玮研究员,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智慧氢能系统实验室主任林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室主任赵波教高,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综合能源室主任张宁,东北电力大学孔令国教授,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滕越,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许传博分别以《电氢耦合技术发展路径分析》《可再生能源直流制氢系统设计与运行控制》《绿氢如何真的绿:技术与挑战》《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氢耦合关键技术及浙江示范工程》《电-氢协同助力新能源消纳》《电氢耦合动态建模与控制技术》《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安徽六安示范工程》《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长时氢储能规划研究》为题作报告。“电氢耦合系统”分会场由林今副教授主持。
“电氢耦合关键技术与装备”分会场特邀华北电力大学氢能学科带头人、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建国教授,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雷金勇教高,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飞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英,中国船舶集团公司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睿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方家琨教授,卧龙电气驱动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总裁刘栋良研究员,张家口市交投壳牌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运营总监陈舒明,北京雷动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雷分别以《PEM电解水性能优化与长期稳定性研究》《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亿华通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方案及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电堆和关键材料产业化进展》《全球绿氢制备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波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气、液两相流场观测与极板结构优化》《AEM 电解水制氢技术,助推行业绿色发展》《张家口市交投壳牌新能源制氢厂实际运营分享》《风光储直流微网制氢系统中大功率电力电子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为题作报告。“电氢耦合关键技术与装备”分会场由刘建国教授、雷金勇教高和方家琨教授主持。
参会代表参观考察崇礼大规模风光储互补制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
8月27日上午,我会组织120余位参会代表,前往位于张家口崇礼区的河北建投风光耦合制氢示范工程项目现场参观考察。崇礼大规模风光储互补制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通过基于直流微网技术的风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河北建投集团创新提出“离/并网风光储互补制氢”的思路。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整个制氢系统使用的电能,可全部来源于风力和光伏发电;在不制氢时,也可向电网输送可再生能源电力。由此构建了一条完整的离/并网风光制氢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该项目的建设与投运,为2022年北京冬奥崇礼赛区提供了能源保障,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科技冬奥”“绿色冬奥”和“零碳冬奥”的办会宗旨。
绿电支撑、“氢”风徐来。“双碳”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角色正在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加快“绿氢”创新体系建设,集中突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技术瓶颈,建立健全产业技术装备体系,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我会后续还将举办第二届、第三届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技术及装备论坛,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和高新技术成果展示,期待通过一系列高水准的交流研讨,积极推动“绿氢”产业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实现产业模式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新格局,与社会各界共同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技术及装备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