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何梨梨,2016年、2022年在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别获得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和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帅智康教授与沈征教授,现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博士及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多能源供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技术、卫星供配电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曾获2020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电源学报》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湖南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校奖学金、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高海边无”地区远离供电中心,基于陆地电缆或海缆与大电网互联进行远距离供电或跨海供电的单电源供电结构,面临可靠性差、损耗大、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因地制宜整合风-光-柴-储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独立供电系统成为“高海边无”地区可靠供电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助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如何实现多能源供电系统高效高可靠供电?”近年来广受关注,而我的研究正是为多能源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筑建一道安全防线,综合微源装置级与系统级两个层面,提出一套覆盖多种短路故障类型的多能源供电系统整体保护方案,实现故障快速判别与隔离,提升多能源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能力。
代表性工作是研究多能源供电系统的“防身秘籍”。针对逆变器接口型分布式微源自身保护问题,提出计及逆变器控制策略影响的微源故障建模方法与全时间尺度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分析微源最大短路故障承受时间,提出微源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实现故障快速限流与平稳穿越。针非单相接地故障下多能源供电系统保护问题,充分考虑微源自身保护与系统拓扑结构等因素影响,分析多能源供电系统区内外故障线路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差特性,提出基于正序电流故障分量时域波形特征的双端量保护方法,同时结合逆变器接口型微源的高可控性,提出谐波主动注入式单端量保护方法,实现了相间短路、三相接地等短路故障的快速可靠切除。针对单相接地故障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多能源供电系统保护问题,分析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多能源供电系统零序分量特性的影响,提出基于零序电压、电流波形特征的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判别方法。上述工作一步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继电保护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未来,我将不忘科研初心,持续开展交直流供配电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研究,积极将研究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攻坚克难,为助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达成、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