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基珅,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灭活肿瘤的机制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7篇(第一作者/学生一作9篇),其中包含等离子体领域权威期刊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封面文章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另有2项正在公示;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1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国内会议口头报告3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1次并获“Outstanding Oral Presentation Award”;连续获得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和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我于2017年保研至交大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后,开始等离子体抗癌方面的研究。由于研究方向涉及电气、生物和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我不仅体会到交叉研究的“非常之观,在于险远”,也能感受到学科融合的魅力和攻坚破难的乐趣。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后,我更加坚定了推进等离子体抗癌应用发展,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决心。
等离子体抗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当前缺乏有效探索等离子体与肿瘤组织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案,这阻碍了该技术向应用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经过与导师的反复沟通,我决定跳过目前研究中常用的2D单层癌细胞,转而采用更能还原肿瘤组织的3D肿瘤拟球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等离子体的直接抗癌以及联合药物抗癌等多方面开展系统地研究。作为一名电气背景的研究生,我在生物医学领域基础非常薄弱。为此,我不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专业书籍弥补知识的不足,更是一头扎进实验室,从最基础的细胞培养开始学习所需的实验方法。研究期间,刘老师不遗余力的支持和信任,使我在科研过程中始终保持了不竭的勇气与动力;中心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为我提供了专心科研、做好科研的平台;团队里生物和医学背景老师们的倾囊相授,帮助了我将各学科知识体系融合贯通。在经历了科研的“拓荒期”后,我已能熟练开展细胞和动物实验,同时自己的研究视野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中逐渐开阔。目前,围绕等离子体对3D肿瘤拟球体抗癌效应与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已在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和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回首过去5年多的硕博生活,深刻感受到个人的科学追求只有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才能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并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当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未来,我将继续探索等离子体技术在抗击新冠疫情以及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保卫人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