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发展系列研讨会第四期成功召开
学术动态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发展系列研讨会第四期成功召开

2022-06-27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举办的学科方向发展系列研讨会第四期于2022年6月22日晚通过腾讯会议线上报告与讨论、微信群互动、哔哩哔哩视频直播的形式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

  生物电工是由健康、医疗、生物等应用需求驱动而兴起的一个电气工程学科分支,主要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医学科学中的相关电磁问题,是一门综合电气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和医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本领域研究与发展符合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的要求,助力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是电气工程学科主要方向之一,也是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支持的学科方向。

  本期研讨会聚焦“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主题,开展跨学科、交叉性的前沿探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杨庆新教授致开幕词,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永建教授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情况,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研究所所长徐桂芝教授致闭幕词。本期研讨会召集人河北工业大学夏文杰博士和张帅副院长、耿读艳副所长联合主持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生物电工领域五位优秀青年学者,围绕相关前沿问题开展了跨学科、交叉型的学术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刘定新教授分享了“等离子体活化水凝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学术报告,针对等离子体固有特性带来的处理不均匀、稳定性差、有效时间短等临床应用挑战,从等离子体活化水凝胶装置开发、理化性质和医学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在癌症治疗、皮肤病治疗、快速止血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张欣教授分享了“稳态磁场在磁生物学与磁医学中的应用”学术报告,以自制的首个大范围多尺度强磁生物学综合研究平台为依托,研究了稳态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及其物理机制,拓展了永磁铁在磁生物学和磁医学中的应用,推进了磁场在生命科学中的发展。

  重庆大学徐征教授分享了“超低场移动磁共振成像的关键问题研究”学术报告,以医疗器械的轻量化、可移动化和多应用场景等临床需求为牵引,优化设计了磁共振仪的磁体系统、梯度线圈和射频系统等硬件系统,结合主动降噪技术,开发了超低场移动磁共振仪,满足了基层医院、基层诊所的应用需求。

  清华大学姜长青副研究员分享了“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研究”学术报告,围绕脑起搏器电极与磁共振兼容挑战,研制了我国自主的脑起搏器电极,解决了临床电极疲劳寿命的国际性难题,国际首次实现了脑起搏器3.0 T高场磁共振兼容。

  河北工业大学许铮铧教授分享了“医学影像高精度智能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学术报告,瞄准“健康中国”和“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人工智能、生物电工和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开展了医学影像高精度智能分析研究,推动了高精度和高效率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疗设备的临床应用进程。

  在特邀专家论坛环节,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院士、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卢新培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宋涛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商澎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殷涛研究员,围绕生物电工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行业核心需求、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从科研工作系统性、科学问题凝练、交叉研究专业化、科研与管理关系协调、医疗器械国产化等多个角度剖析了生物电工领域未来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广大青年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科院电气工程研究所宋涛研究员赞扬了五位青年学者的研究工作,鼓励青年学者围绕一个方向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商澎教授回顾了生物电磁学的发展历程,鼓励青年学者和青年学子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团队交叉合作,实现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关键应用技术突破的跨越。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提倡交叉学科研究的专业化,建议青年学者参考同行工作进行研究方向的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殷涛研究员鼓励青年学者致力于基础、机制、工艺、仪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卢新培教授分析了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应用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鼓励青年学者和青年学子以坐冷板凳的精神进行学术坚守,为生物电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王秋良院士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和青年学子加入生物电工领域,结合传统电气学科的技术进行创新,推动生物电工学科的发展。

  本次会议受到了生物电工领域高校教师、研究生和企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大家积极在会议微信群和B站直播留言,对各位专家的报告和发言进行交流和提问,为各位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为新时代医工交叉背景下生物电工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