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青年人才风采展示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清华大学 张灵

2022-03-19

  

  我是张灵,来自清华大学,现为电机系助理研究员、党委委员、学生工作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工委委员兼副秘书长,IEEE和IET会员,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D1秘书长,《电气技术》编委、《绝缘材料》青年编委。从事电工绝缘材料、电力设备绝缘、高电压试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1项获评结题优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以及十余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973计划项目2项(1项结题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英文专著章节1章,SCI/EI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收录3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学术会议特邀报告8次。研究工作曾获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章”。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入选中国科协第四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以来,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培养导师周远翔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持续在以下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

  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研究:攻克了高耐温(提高30℃)、高耐压(提高一倍)、高速动态(从ms提高至μs)、高分辨率、交直流复合、高灵敏度等关键难点,解决了多物理场下固体绝缘暂态过程空间电荷测量的瓶颈问题。以清华大学高文胜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给出的鉴定意见:“本实验平台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现已应用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ABB(中国)研究院、长沙电缆厂等单位。

  绝缘材料老化与放电研究:建立了“陷阱填充”模型,提取了空间电荷包运动速度和电荷迁移率作为有效判断材料老化程度的特征参数;建立了油纸绝缘电热击穿模型,提出了寿命公式,;提出了热老化下硅橡胶物理交联网络变化理论,为研究硅橡胶电树演化规律提供了工程指导。突破了现有厘米级尺寸绝缘击穿放电过程难以仿真的瓶颈,首次实现了大尺寸绝缘击穿电压的估算,提出了厘米级尺寸绝缘间隙故障发展过程的仿真方法,为大尺寸绝缘故障分析提供了方法。

  高性能纳米电介质研究:从分子层面考虑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方案,突破了在超高分子量的工程聚合物(交联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基体内纳米分散的技术瓶颈。其次,完全抑制了强电场下空间电荷效应,基础性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

  托举期间,我有幸担任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工委的副秘书长,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组织了青年学术沙龙、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静电学术年会、第三届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高电压绝缘分会场,并多次做了特邀报告。近五年来,受邀多次前往福建省福州市的6所重点高中,开展电气工程科普讲座。

  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搭建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术交流平台,三年来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上一定要坚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勇于创新,聚焦前沿,让科研成果持续地为实际需求服务。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