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受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委托,我会对其完成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新型实用化超导电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组织召开了成果鉴定会。
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
鉴定会由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主持。裴相精秘书长首先感谢中科院电工所对我会的信任,感谢各专家对我会科技咨询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中科院电工所副所长韩立代表项目完成单位致辞,感谢电工学会和鉴定专家对中科院科研工作的关心和帮助。
按照鉴定会程序,与会专家一致通过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崔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兴江,南京大学教授闻海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晓光,清华大学教授蒋晓华7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我会推荐薛其坤院士担任主任委员,陈维江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同意。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仔细审查了鉴定材料,对项目工作成果进行了严谨质询,并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完善意见和加快推广应用的建议。鉴定委员会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本次申请鉴定科研成果是国内外新型超导体材料研制领域的最前沿、最先进成果,使我国在超导材料技术领域具备了长期的“国际话语权”,项目在新型实用化MgB2和铁基超导线带材制备关键技术及性能提高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具有极高的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薛其坤院士、陈维江院士等鉴定专家认真听取项目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
项目完成单位代表对鉴定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我会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辛勤付出表达由衷感谢,表示将结合专家们的建议,把该项目成果向在新型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加速器用高场磁体、超导电力等应用领域进行积极推广和示范应用。
裴相精秘书长对本次鉴定会进行简单小结,表示我会将积极以国家一级学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发挥在专家、技术、信息方面的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铺路搭桥、精深服务”。
“新型实用化超导电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计划的持续支持,有力推动了我国实用化高性能新型超导线材带制备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该项目在MgB2超导线带材的纳米掺杂、强磁场加工和中心镁扩散法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一是在研究纳米碳增强MgB2材料性能的基础上,研发出掺杂改性技术,其传输性能达到2×104A/cm2 (4.2K,10T),处于当时世界最高水平;二是开发并建立了高性能高均匀度百米级多芯MgB2超导线材的中心镁扩散法研制技术体系和平台,其传输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2×105A/cm2 (4.2K,8T),是目前已报道IMD多芯长线的最高水平,开发出基于中心镁扩散法MgB2超导线材的线圈绕制技术,制备的高性能MgB2超导线圈产生了1.67T中心磁场,为目前国际最高水平;三是首创了先位法-化学掺杂-轧制织构等一系列新工艺,已成为国际上制备高性能铁基超导线材的通用手段;四是所制备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5×105A/cm2 (4.2K,10T),为世界最高;五是率先研发出世界首根百米量级铁基超导长线,被国际同行誉为铁基超导材料实用化研究进展中的里程碑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