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科学知识,为公众提供系统了解光热发电技术和工序流程,深入光热电站现场“零距离”学习机会,5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位于延庆的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我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成功举办了“2017科普中国‘绿色能源 科技先行’主题科普活动”。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以及国际铜业协会、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电工所质量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孙鸿雁博士、副研究员宫博博士和实验电站负责人马广成等专家为参加活动的各位同行全程讲解,陪同参观。孙鸿雁博士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借此机会更直观地了解到电工所在绿色能源开发应用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期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活动参加人员在电站门口集体合影
在119米高集热塔底的新能源科普展示中心,电工所副研究员宫博博士为大家做了有关“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科普讲座,从太阳能发电主流技术类别、光热发电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史、光热电站主要类型和特点、电站系统基本构成和工序流程、发展形势及相关扶持政策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宫博士报告结束后,大家就光热发电系统构成、热交换处理核心工序、制约性技术和核心设备、光电转换效率、并网安全与稳定等问题向宫博士积极请教,现场交流互动热烈。
宫博博士为大家现场讲解太阳能光热发电相关知识
科普讲座后,电站负责人马广成带大家来到室外展板前,为大家现场详细介绍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的技术原理、光热发电塔式系统图、电站现场工序布局和技术发展路线,使大家深入了解了光热发电的原理、技术特点、工程应用现状以及优势所在。
电站负责人马广成为大家现场讲解光热发电塔式系统图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是太阳能发电的主流技术之一,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设计建造的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集科研、示范、试验和展示为一体,是国家“863”高技术科学试验项目,是我国首个、亚洲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电站,可谓是我国光热发电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活动参加人员在孙博士、宫博士和马总的引导下,陆续参观了安装有100面定日镜的“雄伟”镜场和槽式电站。
近距离观察定日镜
活动结束时,大家依然热情高涨、意犹未尽,对本次由我会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举办的科普活动表示由衷感谢,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光热发电最新科研成果,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奥妙与震撼,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公众一向对高端科研机构、先进科学成果和工程化应用现场心存向往,但通常苦于缺乏近距离感知的渠道和条件。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目前我国从事电气科学研究的唯一国立研究机构。自创建至今,一直承担着国家能源与电气工程领域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及电气科学前沿研究的任务,是国内新能源利用、智能电网、电机及系统、应用超导技术及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等领域的核心与骨干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和广泛影响。2015年,学会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在电工所共建科普教育基地。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让公众有机会走进国家一流的科研实验基地,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弥合科研与科普之间长期存在的“断层”和“割裂”,切实推进“科研过程科普化”。今后,我会将继续不定期地围绕电气工程先进技术领域,组织开展“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系列科普活动,为广大公众带来强烈的科学震撼和视觉感受,提高大家“爱科学、懂科学、学科学”的自觉性认识。